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,经济与民生福祉学院于近期开展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系列研讨活动。此次活动通过专家讲解、教师教学展示、分专业讨论、院校督导组研讨等形式,深入探讨了课程大纲修订、教学目标设定与过程性评估、课堂教学组织、师生沟通技巧等关键问题,推动学院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。
11月中旬举办教学设计专题讲座,邀请信息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主任、硕导、浙江省一流课程《计算机网络》负责人戴国勇副教授,开展了以《OBE理念下课程教学设计》为主题的讲座,使教师们加深了对OBE理念的理解与应用。举行了青年教师说课比赛,青年教师们或以生动的案例分析,或以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,或以互动式的教学方式,全方位地展现了个人教学能力和教学风采。

11月19日,学院分专业进行了课程大纲修改讨论,重点围绕如何基于OBE理念设定教学目标、设计教学内容、合理选择教学方法,以及加强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的有效衔接等问题,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教学大纲模板撰写、外审和完善工作,为下一步全部教学大纲的更新打好基础。校院两级督导参加了讨论会,并在课程目标设置、过程性考核的呈现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议。

11月21日,学院召开专门会议,研讨课堂教学质量问题。会议由教学副院长苗森主持,校院督导团队十余人参加。会上,各督导汇报了本学期的听课情况,校院两级督导基于本学期近百次的听课样本,对当前课堂情况有了客观深入的了解,结合实际分析了优秀课堂的特征、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。整体来看,教师授课态度认真、普遍熟悉授课内容、教学案例比较新颖,部分教师能够将科研项目与行业经验结合到教学中,将学生的课程实践与业师讲座有机关联,教学效果良好。同时,督导们也指出了一些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。

此外,督导们也结合听课、看课、授课和教研经验,围绕“如何让40分钟的课堂更具情绪价值”、“课程思政的成效如何测量”等问题,对小班化教学的推进和支持、小组学习的成效、基于共情和优势视角提升学生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满意度等具体策略进行了讨论。
通过这系列活动,加强了全院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关注,也使学院进一步掌握了课堂动态。未来学院还将继续通过各类教学研讨活动,探索更加有效的课堂管理方式、推动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,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学习体验,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。